一、关口前移抓“重点”。完善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工作机制,建立特定学生对象群体摸排台账,设立学生求助电话,引导学生及家长积极提供涉校涉生矛盾纠纷和线索,做到矛盾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截至目前,落实特定学生家长监护提示300余人次,走访关爱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等群体500余人次。
二、教育引导除“盲点”。充分发挥思政课、安全课主渠道作用,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认真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全方位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从根源上消除引发校园欺凌潜在因素。截至目前,邀请县检察院“宝莲灯”团队深入学校开展防欺凌专题讲座6次,组织师生到县人民法院旁听反校园霸凌专题庭审100余人次,法治副校长定期到校开展防欺凌等法治讲座110次。
三、心理辅导疏“堵点”。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4万余份,定期开放学校心理辅导室,设立“知心信箱”,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微信在线服务,全方位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工作。截至目前,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专题讲座20余场次,开展心理辅导、沙盘体验等活动9000余次,开展心理咨询在线服务800余人次。
四、携手防范夯“底线”。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欺凌防治专项工作的通知》,组织学校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排查工作,全面落实“护学岗”“三见警”措施,完善家校、警校互通协作机制,坚持不懈打好校园欺凌防范持久战。截至目前,处置各类诱发校园欺凌事件的隐患1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