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江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三大目标,克难攻坚、趁势而进。总体来看,2023年度开江县农村经济稳中有进,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拓宽。
一、农业总体形势
2023年,开江县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9.85亿元,同比增长3.2%(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农业总产值38.79亿元,同比增长2.7%;林业总产值3.71亿元,同比增长23.86%;牧业总产值21.69亿元,同比增长0.75%;渔业总产值3.21亿元,同比增长2.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同比增长4.0%。除林业产值和牧业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增速外,农业产值、渔业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均低于全市增速。
(一)农业产业蓬勃发展、高产粮油再获丰收。按照基本农田、粮食播面、粮食产量“三不减”要求,运用农户自种、土地流转、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五个一批”抓手,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我县以“百里稻香、百里果香”两大环线为主线,大力发展“稻田 ”“果林 ”特色产业,2023年,全县粮食播面达79.8万亩,总产达30.9万吨,较2022年增长2.3%。分品种看:全年稻谷播种面积26.92万亩,同比增加0.7%;产量13.9万吨,同比增加5.6%。薯类播种面积17.9万亩,产量4.98万吨,分别下降8.7%和8.9%。玉米播种面积20.1万亩,下降0.4%,产量9.7万吨,增加1.0%。大豆播种面积8.5万亩,产量1.2万吨,分别增长6.2%和17.6%,小麦播种面积1.8万亩,产量4410吨,分别增长27.7%和59.6%,高粱播种面积7500亩,产量2302吨,分别增长25%和31.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8.1万亩,同比增长1.4%,产量5.1万吨,同比减少1.9%。其中花生播种面积8.2万亩,同比增长4.6%,产量10266吨,同比增长4.7%。冬油菜籽播种面积19.9万亩,同比增长0.2%,产量4.06万吨,同比减少3.4%。2023年我县大豆测产单产突破295公斤,获得全市大豆生产金奖。
(二)优质畜禽势头强劲。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和“十万牛羊、百万生猪、千万家禽”发展目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科技支撑,开创“平台 增量”现代畜牧新业态,加强引导,强化服务、科技引领、辐射带动,强力推进畜牧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生猪稳产保价七条措施,及时兑现能繁母猪、适度规模养殖、规模养殖场融资担保费等补贴和贷款贴息,充分调动养殖场(大户)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守好老百姓“菜篮子”。2023年全年计划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8个,已竣工投产2个,加快建设6个,全县生猪出栏40.2万头,同比增长3.02%,存栏24.22万头,同比减少5.54%;家禽出栏1220.61万只,同比减少0.96%;牛出栏1.48万头,同比增长1.0%;存栏3.72万头,同比减少1.61%;羊出栏12.9万只,同比减少1.1%;存栏9.27万只,同比减少12.6%;禽蛋总产量达到1.92万吨,同比增长3.28%;畜牧业总产值21.69亿元,同比增长0.75%。
(三)特色水产持续发力。全县小龙虾、大闸蟹、淡水珍珠养殖面积达2.1万亩,其中2023年新增标准化稻虾养殖8000亩,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500余亩,水产年产量16658吨,年产值2.7亿元。“大闸蟹”“小龙虾”成为开江独树一帜的全新名片,“冰镇小龙虾•开江爽一夏” 田城开江小龙虾粉丝狂欢季和“丰收开江 f ‘蟹’逅田城—2023开江大闸蟹金秋消费季”活动接续开展,开江小龙虾、大闸蟹品牌持续创响,“三里田园”“田米水乡”农旅融合节点加速成型,工文旅特色产业园加速打造,三产融合基础不断筑牢,“园区变景区,田园变乐园”的整体构想正逐步实现。开江县积极落实《开江县稻渔产业发展八条措施》,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活动,促进基层供销社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全力推动开江水产研究院项目建设,开展特色水产及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培养更多农业(水产)生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助力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四)绿色果蔬稳中有进。2023年开江县蔬菜播种面积171561亩,较上年增加15760亩,同比增长10.1%,总产量447744吨,较上年增加13945吨,同比增长3.2%。其中叶菜类播种面积24739亩,较上年增加2816亩,同比增长12.8%,产量93349吨,较上年增加5059吨,同比增长5.7%;根茎类播种面积16491亩,较上年增加3003亩,同比增长22.3%,产量27927吨,较上年增加1735吨,同比增长6.6%;瓜菜类播种面积18523亩,较上年增加842亩,同比增长4.8%,产量57680吨,较上年增加3273吨,同比增长6.0%;豆类蔬菜播种面积14657亩,较上年增加677亩,同比增长4.8%,产量39794吨,较上年减少270吨,同比降低0.7%;茄果类蔬菜播种面积13562亩,较上年增加617亩,同比增长4.8%,产量17849吨,较上年减少162吨,同比降低0.9%;其他蔬菜播种面积36234亩,较上年增加5215亩,同比增长16.8%,产量84941吨,较上年增加1580吨,同比增长1.9%。产瓜果类播种面积7403亩,较上年增加308亩,同比增长4.3%,产量14620吨,较上年增加663吨,同比增长4.8%。蔬菜产值达18.4亿元,增长5.3%。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畜牧业和种植业占比过大,产业结构不优。畜牧业和种植业产值占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1.1%和55.5%,因耕地面积不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如果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粮食产量和经作产量将长期维持稳定或者小幅增长;受市场供求关系制约,未来生猪持续高速增长空间有限。畜牧业和种植业产值占比过大将影响我县农业经济增长速度。
二是经济作物发展受限。在目前现有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多了粮食用地就必然少了经济作物用地,在耕地红线“非粮”的严控政策下,经济作物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现有的经济作物播面要保持持续性增长存在较大困难,蔬菜种植、设施农业发展受限,经济作物和粮食争地矛盾日益突出。
三是畜牧业生产风险较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受今年市场行情影响,我县猪、牛、羊存栏数分别下降5.54%、1.61%、1.1%。一是工人工资、防疫、运输和饲料等费用全面上涨,养殖成本和流通成本增加,严重挤压畜禽养殖利润空间,养殖户收益普遍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产业稳定发展。二是生猪价格震荡频繁,特别是持续处于价格谷底,中小型养殖户承受和化解风险能力弱,极易在市场波动中蒙受损失。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种植效益。首先要提升种粮水平与收益。严守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积极落实粮食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其次要盘活土地资源。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统筹粮经作物协同发展,持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最后要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探索、借鉴、推广“林下粮仓”“林下药材”等种植模式,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林地资源,推动林地向“粮库”“资源库”转变,夯实农村经济增长支撑。完善县乡两级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配齐配强农技人员,加强技术服务;将茶叶、水果生产纳入农业保险。
二是关注油料作物、蔬菜、茶叶、水果发展。统筹做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工作,在加大撂荒地整治、扩大粮食播面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避免出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面失衡情况,认真落实“菜篮子”工程,切实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加强茶叶、水果的管护,提高产量提升质量,不断提升果蔬茶价值,不断提高农业对一产业经济的贡献率。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三是深挖牧业潜力,大力发展牛、羊、禽生产。我县生猪生产发展在高基数上要持续快速增长比较困难,要加快调整品种结构。随着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调整,对牛、羊、禽肉的需求越来越大,要以牛、羊、开江麻鸭、白鹅养殖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壮大牛羊禽等产业,全方位挖掘提升畜牧业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