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四个突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助力“达州环保世纪行”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我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全员环保”体制机制优势,深化生态赋能,持续打好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切实保障“水、陆、空”环境质量稳中有进,助力“达州环保世纪行”走深走实,田城绿色、生态底色更加凸显。
一、突出重点领域,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持之以恒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县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一是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聚焦雨污分流滞后、管网老化淤堵等重点问题,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总投资7000余万元对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实施提标升级改造,并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成后,厂区出水标准由一级B标提升为一级A标,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至3万吨,实际污水日处理量由1.2万吨提升至2.5万吨。二是推进城区排水管网设施建设。聘请专业机构对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河道溢流口等开展地毯式排查,完成管网探测112公里。2021年以来,城区新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57.1公里,改造雨污分流配套管网37.5公里,整治溢污口8个,新建污水主干管3公里,修复截污干管和清淤18.2公里。城市污水收集率由29.06%提升至59.23%,城区河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三是推进“河(湖)长制”落实落地。以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为切入口,推行清单式和闭环式管理模式,实行“一张图”管河,设置县、乡、村三级河长256名,实现全县水域管理全覆盖、无盲区。实行“清单式”治河,编制新宁河、新盛河等7条主要河流“一河一策”管理方案,逐一落实治理措施。实行“常态化”巡河,坚持“县级河长一月一巡、乡级河长一周一巡、村级河长一日一巡”原则,做到问题及时发现、迅速整改。目前,全县7条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III类标准,其中4个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突出统筹兼顾,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政策宣传、源头管控、科学施策”原则,通过化肥、农药减量、畜禽粪污治理等措施,不段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一是实施化肥减量行动。广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有机肥替代化肥宣传手册》等宣传手册和化肥选购明白纸共2000余份,实现广大村民参与化肥减量行动。同时对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进行监测,建立施肥台账,设置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田间肥效试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模式,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发放有机肥1.1万吨,种植绿肥2000亩。二是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式向农民讲解农药及其科学使用相关知识,引导农民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累计开展科学安全用药专场培训12场,培训人数533人次。同时,积极开展“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专项行动,新购置杀虫灯1480台,性诱装置23020套,释放害虫天敌赤眼蜂3.6亿头,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对路药剂品种6个,共计1590公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11.5万亩水稻、玉米种植区域实施统防统治服务项目,项目服务区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农民自防区减少30%以上。三是持续做好畜禽粪污治理。出台《开江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定方案》,明确将粪污处理设施作为养殖场建设的重点内容,严格实行“以地定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并对全县规模养殖场进行全域排查,准确掌握其基本情况和污染现状,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求“完善台账、强化整改、严格闭环、彻底整治”,对短期不能整改的隐患严格实行整治措施、时限、责任、资金、预案“五落实”,切实防范有限空间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同时,采用多种技术和模式,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从2019年的75.37%提高到了2023年的90.86%,规模养殖场类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
三、突出联防联控,打好林业生态保护攻坚战
以林长制为总抓手,以“护绿、管绿、增绿、用绿”四项重点为基点,围绕深化林权改革、国储林建设、森林“四库”建设、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林业生态环境稳中有进。一是建立“林长制”工作机制。实行林长责任制,建立源头管理体系,强化统筹治理,完善责任机制,县级林长对各乡镇(街道)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进行督导,乡镇林长督查,村级林长负责日常巡林,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全县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形成“责任在县、运行在镇、管理在村”的林长制体系,目前,全县共有片区林业站6个,今年各级林长累计巡林9775次。同时,联合重庆、湖北毗邻地区,通过召开跨区域联防联控联席会议,签订《川渝鄂林长制跨区域联防联控一体化合作协议》,推动三省林长制合作机制落地开花、行稳致远。二是强化绿化造林。充分利用植树节、志愿服务、认种认养等形式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带动扩绿。今年,以达州市2024年春季全民义务植树暨森林“四库”建设推进会为契机,组织群众、志愿者等400余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栽植中山柏、柏木等6000余株,助力提档升级城乡绿化水平和乡村绿美建设。目前,全县绿化覆盖率达53.14%,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8%以上。三是推进森林“四库”建设。坚持将森林“四库”及国储林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对全县61.1万亩林地进行整体规划,将31.63万亩商品林全部纳入国储林建设项目,完成流转林地21.91万亩,营造林1.56万亩。并对大梁山、红花山、明月山等6个森林“四库”建设区点位进行深度升级打造,在红花山栽植黄精670亩,建设明月山系冠子山森林抚育示范带4万亩,建成永兴油橄榄现代林业园区6200亩,建成讲治银杏矮化密植采叶园5000亩,有序稳步推进森林“四库”建设,全县林业生态持续向好。
四、突出精准施策,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防止大气污染,我县从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治理、禁“五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狠抓机动车尾气治理。合理设置高排放车辆限行区域,科学实施重污染天气机动车限行措施,对城区所有车辆进行尾气排放合格检验,且单次检测报告有效期为三个月,并对全县所有的改装厂、修理厂进行专项检查,杜绝非法改装、加装排气筒等,对不符合规定的车辆进行暂扣或报废处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累计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专项行动18次,清理黄标车、老旧车49辆。二是狠抓扬尘污染治理。出台《扬尘治理长效管理办法》,重点整治建筑施工、市政施工扬尘、车辆“抛、洒、滴、漏”和带泥上路造成的扬尘。督促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在驶出工地前进行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运输沙、石、垃圾等易飘洒物的车辆采取外层覆盖或密闭措施,防止撒漏,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禁止入城,严厉查处造成扬尘污染的车辆。累计查处扬尘污染车辆18台,处罚金3万余元。三是狠抓禁“五烧”工作。利用微信、标语、乡村大喇叭等多种手段,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禁“五烧”(烧秸秆、烧垃圾、烧纸钱、熏腊肉、放鞭炮)工作,组织村组干部,挨家挨户面对面深入宣传“五烧”的危害,确保禁“五烧”家喻户晓,并加强对田间地头、村庄周围、路边沟旁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对易烧时段易烧区域重点监管,做到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查处一起,对不听劝阻、故意焚烧和恶意纵火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力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作者:黄会英、邓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