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开江县:新质林业“芯片”的致富密码
初冬明月山,风景无限好。11月21日,在达州市开江县万亩林下中草药种植基地,甘棠镇冠子山村数百村民一边哼唱着幸福曲,一边忙碌着栽种他们的“金苗子”。村民唐小燕说:“现在山里的道路安逸得很,务工收入也稳定,日子越来越好了。”
村民们口中的“金苗子”,正是林下种植的淫羊藿,这是开江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的中药材种植项目。村民不仅享受流转林权分红,还能通过务工等实现增收。
为盘活零散林权资源,拓展多元业态,做好“两山”转化文章,开江县按照“整体规划、全域推进,科技赋能、提升资源”原则,以开发新质林业“芯片”为主导,大力发展“森林+”产业,实现了“水足、林茂、粮丰、民富”的新愿景。
全域规划
高标准打造森林“四库”
守护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唐小燕是当地返乡“守山”的典型代表之一。2017年,她凭借“靠山吃山”的思想与扶贫政策支持,在家门口养起了跑山鸡,口袋也日渐充盈,但对于在外长过见识的她来说,“衣食无忧不算富,住进新房才起步”,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真。
背靠偌大的公益林,除了年复一年翻耕着“巴掌大”的土地和小规模养殖,山区村民还能干什么?
属典型小盆地的开江县,东嵌宝石湖,西融明月山,北靠峨城山,南拥大梁山,共有森林面积61.14万余亩,要实现22万山区群众的共同富裕,发展林业经济,做好森林“加法”势在必行,因地制宜发展“三棵树”(银杏树、中山柏和油橄榄)和林下经济,在开江如火如荼展开。
在全域规划上,开江确立以“钱库”“粮库”为主,“水库”“碳库”为辅的建设方向,明确“一园三区”总体发展格局,高标准推进前厢林粮集约发展区、环宝石湖生态康养发展区和后厢森林资源培育利用示范区建设,擘画了新时代森林“四库”建设崭新蓝图。
整体推进
高效率构筑战斗“堡垒”
定好盘子,理清路子,迈开步子。
开江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周一调度、一事一解决、一月一通报”。出台项目高质量推进若干措施,从操作层面,明确建设运营、社会参与、联农惠农的机制。
既要扩展公益林,又要育强商品林。建设过程中,做好林权、经营权改革是盘活商品林的关键,在“山要如何分,林要如何管,钱从何处来,账要如何算”等问题做足文章。
“林农定、集体统、企业营”。为解决经营难题,建立多方投资机制,出台激励政策,构建“国企领投+社会跟投”模式;针对利益链接难题,创新“委托流转+股权合作”经营权流转做法,实现多方利益链接;针对管理经营难题,运用“协议委托+合作经营”方式,签约专业运营主体,实行订单种收、精深加工。
今年上半年,开江仅用29天就完成了21.91万亩林权流转,陆续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15个,5个省级林粮示范基地正加快推进。
科技赋能
高质量发展林业“芯片”
向“新”求“质”,汇聚澎湃动能。
开江县林业局局长胡凌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普通柏木林长势慢问题,开江就引种驯化中山柏,在普安镇红花山建立了大径级木材基地。但传统扦插技术育苗中山柏,成活率仅为5%左右,难以满足大规模种植需求。
第一代中山柏驯育专家王树清为此坚守了30余年,将成活率提升至30%,如今患有脑疾的他只要提及红花山就兴奋不已。其弟子陆绵华接续该项研究直至生命终结,找到了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为后期推广繁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开江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建成红花山森林“芯片”科研示范基地,高标准打造全省第一个县级林业科研组培实验室,由徐雪娇成立牵头课题组开创了中山柏离体快繁新途径,有力增强良种繁育、示范种植、病虫害防治能力。
从上世纪70年代建成新中国第一代油橄榄种质资源库、全省第一个县级林业科研所,历经三代林业人的接续奋斗,开江成功选育油橄榄“达州2号”和银杏“开林1号”等省级良种4个,参与制定国家、地方技术规范5项,油橄榄循环利用、矮化叶用银杏密植等栽培加工技术全国领先。
同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条延伸,成功创建达州唯一的省级现代林业园区,发展银杏干叶加工和黄酮提取等产业,开发橄榄油、橄榄酒和系列化妆品,培育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达州油橄榄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擦亮油橄榄、银杏两张“特色招牌”。
提升价值
高水平转换绿色“金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为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资源效益,开江抓住国家储备林、川东平行岭谷国土绿化等项目建设契机,加快实施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改变不合理商品林培育管理模式和经营技术,替换部分马尾松、湿地松等低效树种,新植中山柏、桢楠、鹅掌楸等珍贵树种3万余亩,持续增强森林“含金量”。
“冠子山的环境非常适合蘑菇生长,若能规模化种植就好了。”唐小燕在与徐雪娇摆谈中说。山坡这一边,是她林下栽种的中药材和食用菌;山坡那一边,是她林下养殖的跑山鸡和小山羊。
开江拓展林地空间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大力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种养,完成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经营项目20个,林权流转、林地管护、林木间伐、务工报酬、合作经营“五重增收”鼓起了群众的腰包。
建设森林“四库”,所创造的价值是无限的。经济效益方面,开江发展经济林36.93万亩,产值7.22亿元。社会效益方面,能高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推全域乡村振兴。生态效益方面,全县近6年水土流失面积最高减幅31%,森林蓄水量达1.38亿立方米,森林固土量26.64万吨,让山更青水更绿。
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表示,打造高质量林业“芯片”,构筑高效益森林“金山”,开江必须始终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和大生态观,突出问题导向,统筹发展,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加快建成全国丘陵山区森林“四库”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县。